开发Facebook头像过期时间(开发商最怕的投诉电话)

Facebook是全球蕞大的社交网站,今年一季度,Facebook的月活已经达到23.8亿,日活15.6亿。这个惊人的用户体量规模是微信+QQ的总和还要多。

以腾讯的海量服务之道为参考,很容易想到Facebook必然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技术团队,来支撑如此海量的业务需求。但实际上,Facebook的工程团队只有数千名工程师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该公司甚至只有个位数的发布工程师,并且没有测试工程师!

Facebook的开发部署流程究竟有何与众不同,可以让其效率如此惊人?

持续部署

传统软件行业通常使用瀑布式开发模型,但这种开发模式对于Facebook的业务增长规模显然是不适用的。Facebook与其他大型互联网公司一样,采用的是持续部署的开发模式:不断开发新的功能,迅速上线,满足用户需求。

Facebook的工程团队认为,他们的开发工作永远没有到头的那一天,代码库的增长永不停止,2013年时就有超过1000万行代码,而到2019年时,其代码库已经突破一亿行。

Facebook的所有前端都在同一个稳定分支上工作,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加快开发速度,因为省去了繁琐的分支合并过程。在日常工作中,工程师都用git在本地进行开发,当代码就绪之后再将它推送到 SVN 上,这样就很自然地区分开了开发中的代码和可以上线的代码。

每日、每周发布相结合

工程师将代码推送到SVN上,就可以上线了吗?并不是。Facebook为了保证网站的稳定运行,采用了一种兼顾稳定性与速度的做法:将每日发布与每周发布结合到一起。

所有代码变动默认每周发布,每次包含相对比较多的变更。每周固定时间,代码会被发布工程师推送到SVN上进行大量的自动测试,其中包含很多针对正确性和性能的回归测试,这个版本会成为内部使用的默认版本,正式的发布通常被安排在周二下午。

在每周发布以外,其他工作日每天还会有两次小型的发布,通常是些非关键性的更新,或者是Bugfix,极端情况下才会进行更多的发布,甚至是在周末进行发布。

没有测试工程师

Facebook是一个没有专门测试工程师的科技公司,该公司的所有测试工作都交由自动测试和开发团队自己。

代码上线前,除了进行大量自动化测试之外,每位工程师在内部使用Facebook时也相当于进行了高密度的内测,每位工程师都能报告自己发现的问题,写代码的人多了,代码增长得快了,相对而言,对代码进行测试的人也多了。

代码质量如何保证

Facebook有一个名叫“Push Karma”的机制。这个机制是指:Facebook的发布工程师会对每个提交代码工程师的历史表现打分,那些经常出bug的工程师相应得分也会比较低,因此他们提交的代码会受到更多的“关注”。

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,而非对个人做出评判,因此这个分数是保密的,工程师不会知道自己的分数是高是低。

除此以外,比较大型或相对重要的发布、Code Review时讨论较多的代码,都是风险比较高的地方,也会受到更多的“关注”。

Facebook除了细致的Code Review以外,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“Zuck Review”。一些比较大的功能或产品,扎克伯格会亲自看一下,只要团队PM亲自跟扎克伯格说,这个地方你要过一遍,即使再忙他都会亲自来盯。

发布分阶段

类似于Facebook的大型网站,发布通常都是分阶段进行的:

H1:部署到仅有内部访问的服务器上,进行蕞后的测试,也就是“预发布”; H2:部署到几千台服务器上,灰度开放给一小部分用户;H3:如果H2阶段没有发现问题,则进入 H3,部署到全部服务器上。

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,工程师会立即进行修复,随后重新开始分阶段的部署。当然,也可以选择回滚代码,具体视情况而定。

工程师文化是关键

仅有方法论和工具是远远不够的,因为使用它的是人,而人总是会犯错。所以,拥有鼓励个人责任感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。

Facebook的每位工程师都可以看到全部的代码,并且能提交补丁,或者提交详细的问题描述。工程师们需要自己编写详尽的单元测试,他们的代码还要通过所有的回归测试,并能支持后续的各种运维工作。

除了要对自己的代码负责,他们还要面对各种巨大的挑战,往往要针对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大量试验。

Facebook还有一个新兵训练营制度,让那些新入职的工程师,甚至包括不主要从事编程工作的经理都去学习他们的代码、工具和方法。训练的目的很多,其中之一就是让新员工充分认识到,他们拥有直接改变Facebook网站的力量。

在这样的氛围下,Facebook的工程师文化才闻名遐迩于硅谷,并被国内引进加以学习。

海外精品引流脚本–最强海外引流  

官网:www.facebook18.com

唯一TG:https://t.me/Facebook181818

开发Facebook头像过期时间(开发商最怕的投诉电话)

相关文章